close

最近看到打工度假文(以下簡稱W.H.)雖然這已經不適什麼新鮮的話題了,但還是頗值得討論也想簡單做個現階段的分析、分享。

首先,一件事本來就一體兩面,單看個人比較傾向哪一面而已。直接由結論開場!

這主題沒有對錯,但就像辯論一樣會有正方、反方。而我簡單歸類正方意見;也就是支持去W.H.的想法,通常由己身的利益為出發點,如「開闊眼界、體驗人生...」這類的立場而採支持面。

反方;不支持或甚至反對W.H.。這類的想法通常以環境加諸社會人身上的壓力而論,「打工度假會成為求職空白期;無法銜接下個職場...」等論述。

其實在我看來,這兩方並不矛盾,甚至該說能考慮到兩面甚至更多面相才稱得上是通盤思考過的決定(這也才算是是完整思辯的結果),所以我認為有全面思考過並且實際也有所收穫(不論身心)便很是值得了。回過來說,我個人則以綜合看法但篇職場論。

畢竟總是要回歸生存嘛!當然,若您工作是為了身體健康的,那麼敬請隨心所欲吧。   :)

總的來說,「三思而後行」是我所認為行動的最高原則。但,「思」到底要思考什麼?

我想就是「利己」─ 對自己有利的事情或決定。然而長期的「利己」跟眼下的「自爽」有著天壤之別。

請以長期看待自己所要做的決定,眼下的這項決定與你想獲得的(具體的東西、抽象的目標)是否有或能夠造就或提供直接或間接的益處。

例如:目標「想生活在更好的環境」。那麼「短期的」W.H.對於「生活在更好的環境」是否又直接或間接的幫助?

而魔鬼藏在細節裡,己身所求的「長遠的目標」中需要更具體的定義,如「更好的生活環境」是一定必須是國外嗎?還是花更低得成本、努力學習更多實用的技能就可以達到的呢?

以上種種問題,就可以看出你對自己的目標是否有了通盤考量,並且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。

再者,無論W.H.或在一般職場當社畜都有個共通點,即──工作。

一般而言W.H.通常是短暫的打工族,然而未來不管是留在國外或是回到國內,都有極大的可能是需要一份「正職」工作來養活自己(家人),所以若未來工作取向與你的W.H.無關,那麼這段美好時光很容易落為「自爽」的空白期,當然未來雇主也很可能這麼看待。

倘若,永遠當個打工族自由自在、無拘無束正是你一生的志向,那麼W.H.循環就太適合你了。

反之,志向明確;目標具體,那麼根據前述的思路,希望可以為你解開心中的一些疑慮。

此篇僅以有短暫人資相關經驗,且身邊有各種W.H.的正反例有感而發。我所遇見正例因為W.H.機會加上自己的努力而發光發熱的不少;當然因為W.H.而蹉跎光陰的浪費了大好機會的更是大有人在。

故,「我思故我在。」為自己多想一點不吃虧。

 

 

共勉之~

arrow
arrow

    yu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